“过去,我觉得优秀传统文化是‘知识’,现在,我更感受到它是‘温度’。”高二(9)班阿伊谢·肉孜同学说。在2025年孔子文化节举办地上海嘉定一中现场,金秋与丹桂相融,教育家精神与嘉定深厚“教化”传统呼应,文化传承薪火与莘莘学子的真诚感悟辉映。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6周年。嘉定一中的青葱校园里,“礼敬至圣先师 传承教化文脉”为主题的孔子文化节正在举行。坐落于此的孔子像为纯铜铸造,像高7.2米,重5吨,是山东曲阜尼山世界最高的72米孔子像的等比例缩小像。嘉定一中及嘉一实验系学校全体校领导、师生代表共一百四十余人齐聚勤业楼中庭孔子像前,以拳拳之心礼敬先师,以青春之声传承文脉。
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李元对全体师生动情地表示,嘉定一中校园中巍然矗立的孔子像,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应,更是对嘉定深厚“教化”传统的呼应和学校文化担当的表达。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学校作为育人重地,有责任将其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师生向孔子像行敬师礼
“我们要激活校园的‘文化传承之力’,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成长之路;要坚守师者的‘育人初心之魂’,践行教育家精神;要唤醒青年的‘品格涵养之志’,引导学子从经典中汲取力量,成长为有思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李校长说。
学生代表向孔子像敬献花篮,上海民进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嘉定民进企业家联谊会会长盛纪平先生与李元校长共同整理花篮缎带。随后,全体师生肃然起立、整理衣冠,面向孔子像拱手鞠躬,庄重地行敬师礼。肃穆氛围与无声的敬意交织,诠释着“敬贤思齐”这一千年古训在当代校园的传承与践行。
盛纪平与李元共同整理花篮缎带
高一(9)班王睿佳同学眼中的孔子像,不仅是一处校园景观,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灯塔,而“仁、义、礼、智、信”则是融入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初入嘉一校园的他说,如今他们所接受到的丰富的课程体系,是古代“六艺”的延续,而老师们的“立德树人”与“教学相长”,正是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生动体现。
高二(9)班阿伊谢·肉孜同学结合自身参与孔子像落成典礼以及录制《孔子》MV的经历,分享了从“心”走近孔子的感悟。她说,从排练中同学间的互助理解,体会到了“推己及人”;“学而不厌”的精神,则成为包括她在内的嘉定一中学子克服学习困难的力量源泉。她说,传承文脉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体现在用“仁爱”之心帮助同学、用“敏而好学”激发自己学习动力,这也是自己感觉传统文化“温度”之所在。
学生代表带来朗诵《青春颂》
师生合唱《孔子》
这一场“青春传礼”中,学生代表带来朗诵《青春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千古名句,伴随着清朗的秋风,在嘉一校园内久久回荡。饱满而真挚的青春之声,不仅是一次经典的重温,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一年一度的孔子文化节,是纪念、是回望、更是出发。活动最后,师生合唱《孔子》,悠扬而深情的旋律在校园上空回荡,仿佛穿越时空,诉说着对万世师表的无限追思,也唱出了从前哲智慧中汲取力量、坚定前行的文化自信。
题图说明:拳拳之心礼敬先师,青春之声传承文脉。
本文图片摄影:徐晓康、丁涵孙
晟红网-线上配资平台-股票配资网平台-短线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